5357cc拉斯维加斯·官方网站-App Store

Industry Watch

北国咨观点

生产性服务业系列研究(一):政策引航,“北上深渝”四地政策打法

发布日期:2024-08-30

来源: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分离、独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服务部门,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上下游活动提供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出台的行业统计分类,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货物运输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等10类,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键环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政策,为北京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北上深渝”政策要点

(一)北京:着力塑造新优势,以两业融合为特色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在全国已经率先构建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引领作用愈发凸显,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紧抓融合化特征,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政策起步较早,2012年出台了全国首个生产性服务业五年专项规划,并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北京市以两业融合为抓手,出台《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和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业态。

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布局生产性服务业。近期,北京经开区正式印发全市首个区级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2条支持举措,重点发力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业金融、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业五大领域,明确到2025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海淀区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制造业全链条上的关键作用,出台《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强化概念验证中心、未来产业孵化平台、创新联合体、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顺义区以智能制造为支撑,围绕先进软件信息、航空货运等出台多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领域政策,加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先后获评工信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打造首都服务型制造样本。

(二)上海: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出台体系化产业政策

上海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009年全国首创在市经济信息化委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处,形成长效推进机制。2023年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营业收入3081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约61%,累计认定46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政策引领,迭代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体系。自2011年以来,上海市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建立了“指导意见+产业规划+行动方案+若干措施+专项资金+团体标准”的政策体系。2024年7月,政策迭代升级,《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相继出台,紧扣新型工业化,从服务型制造、产业智能化、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新型服务生态等方面发力,纵向围绕集成电路、汽车、航空航天、时尚消费等垂直领域,横向抓供应链管理、碳管理、工业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专业服务等重点环节,首创性提出创建上海市产业赋能创新中心。

夯实基础,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体系。上海市制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指南、统计分类与代码、重点领域统计调查制度等政策文件,建立了统计样本企业库,通过市区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科委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促进会等各方关注企业“五清”情况,助力产业发展“有数可依”,增强企业发展的“属地粘性”。

(三)深圳:围绕特色领域,市区合力推出精准化产业政策

深圳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市,正处于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跨越的转型期,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紧抓重大战略,市级加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提升。深圳市紧抓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契机,围绕创新型产业用房、商贸物流业、全球服务商集聚、国际法务区高端法律服务业等细分领域,精准出台10余项适用于合作区的专项扶持政策,联动港澳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同时,面向全市,围绕现代工程服务业、知识产权、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出台市级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管理办法等,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级。

立足自身特点,各区围绕制造链强化服务链。南山区、宝安区等经济大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南山区聚焦“总部经济+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出台重点服务业发展专项扶持措施,单个项目补助资金达1000万元;宝安区出台《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制造链部署服务链,聚焦生产性服务业“5+5”细分领域,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创新先锋、示范标杆,到2026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以上。

(四)重庆:高位统筹推动,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新体系

重庆作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正处在制造业高端化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重庆从“制造”到“创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注重政策引领,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市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体系。2024年7月,重庆市印发《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围绕产业融合创新、产业链优化整合、提升功能性服务支撑三大方面,聚焦生产性服务业18个细分领域,重点实施8大工程,明确到202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基本形成20个百亿级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优化工作机制,全方位助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前,重庆市已经建立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并组建工作专班,由市长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担任副召集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市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同时,重庆市通过新设立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重点企业、项目、平台载体、集聚示范区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激励。

二、推动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统筹组织

加大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推进力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协调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发展共识和强大合力。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重要政策文件和相关工作方案制定,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定位和目标,探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二)进一步健全统计体系

借鉴上海市做法,建立健全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名录库,探索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加快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分析体系,按照“可统计、可监测、可评估”原则,按季度、按年度监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运行态势,及时反映重点领域行业发展状况,为优化政策和服务企业提供有效信息。

(三)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

借鉴上海、深圳、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积极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加快研究和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政策,不断强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实行“一个专项规划+一个行动方案+一揽子支持措施”,建立起更有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

(四)进一步强化资金支持

统筹用好国家和北京市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产业平台、示范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全方位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方向,积极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基金扶持等多元方式,以“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庆河,展国殿.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如何区分[EB/OL].(2023-01-01)[2024-08-21].https://www.stats.gov.cn/zs/tjws/tjbz/202301/t20230101_1903958.html

[2] 洪群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N].经济日报,2024-08-01(10).

作 者

王蒙蒙,长期关注研究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领域

郭嘉宝,长期关注研究现代服务业领域

更多资讯

400-6610-910

Baidu
sogou